氧疗效果不好需要留意这几点
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特征、运动能力、肺生理和精神状态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LTOT一般经鼻导管吸入,流量1.0~2.0 L/min,>15 h/d。
唐山制氧机专家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很多医生并不太敢作为首选治疗方案的“无创正压通气”,如今却是获得了国家卫健委的认可,将其放到了稳定期的治疗方案中:
家庭无创通气:家庭无创正压通气(hNPPV)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争论,近期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证实,对于存在严重二氧化碳潴留(PaCO2≥52 mmHg,pH值>7.30)的重度或极重度慢阻肺患者,hNPPV可以改善症状、降低住院需求和病死率[177-180];尤其适合于合并阻塞性睡眠障碍的患者。合理设置hNPPV的参数对疗效有显著的影响。采用降低二氧化碳水平(如PaCO2降低基础水平的20%,或者PaCO2降低至48 mmHg)的参数设置标准,或采用“高强度(high-intensity)”通气策略(吸气压滴定到20~30 cmH2O,1 cmH2O=0.098 kPa),可以提高疗效。
唐山制氧机专家言归正传,无论是氧疗还是无创通气治疗,都是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也存在一些朋友在氧疗过程中,感觉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我结合了一些来咨询的朋友遇到的问题,最终得出了以下几种导致效果不明显的结论,给各位病友分享。
1.制氧机性能不足
很多朋友在来问我的时候,说制氧机效果不好,我让他发照片,他一发:好家伙,这制氧机玲珑精致,居家外观设计,看上去非常好用,然而一看规格“1L保健型制氧机”。
制氧机的实际出氧流量,必然会低于所标注的氧流量,因此我们在选择制氧机的时候,尽可能要选择一些高性能一点的制氧机,性能就像银行卡里的存款,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指南中提到:LTOT一般经鼻导管吸入,流量1.0~2.0 L/min,>15 h/d。意味着我们至少要选择3L以上的制氧机,才能满足日常治疗需求,而有条件的朋友以及需要使用高流量氧疗的朋友,也可以选择5L以上甚至10L的制氧机。
唐山制氧机专家温馨提示:保健型制氧机的规格一般来说都在1-2升,价格也比较便宜,有些甚至不到1000元,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病友而言,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保健型制氧机,主要是针对一些没有得病的老人日常保健用的,远达不到慢阻肺等患者所需要的氧疗标准。很多病友觉得吸氧效果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制氧机性能不足,因此建议还是选择5升以上的医用型制氧机。
2.吸氧时间不够
指南中也提到,长期家庭氧疗需要坚持每天15小时以上,说白了就是除了睡觉基本都最好把氧气管插着。
吸氧的时间长短,必须有针对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氧流量和吸氧时长,切勿私自调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不重视吸氧时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持续吸氧时间不够15小时(这一标准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上,都被认为是慢阻肺患者应坚持的每日吸氧时间)。二是部分患者不发病不吸氧,而且会“见好就收”,为了节省日常治疗成本而放弃长期连续吸氧。
有数据显示,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连续吸氧500天,慢阻肺患者的生活体验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死亡率也会大大降低。
3.高流量氧疗
其实制氧机的功能比较单一,就是只能解决患者的缺氧问题,然而没有湿化加温功能的普通制氧机输出的气体无论是湿度还是温度都不符合人体生理需求,长期使用会造成不适、痰多等问题。
因此,如果普通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高流量氧疗,高流量氧疗并非是单纯地提高流量,而是通过为本身性能较好的制氧机连接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为输出的空氧混合气体提供一定的效应。
在经过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加成后,唐山制氧机专家认为最后被患者吸入的空氧混合气体有以下几个特性:
①精确可调的氧浓度(按需设定)
②具备高于普通制氧机的流速,提高肺泡通气量,迅速改善氧合水平
③气体经过湿化罐进行加温加湿,使最终输出温度符合人体正常状态下的湿度与温度,有助于修复和维持呼吸道上皮细胞和纤毛结构及功能,促进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