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制氧机使用误区,你中了几条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家用制氧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不管是用来保健还是用来治疗缺氧性病症,制氧机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虽然现在家用制氧机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制氧机存在很多误区。下面唐山制氧机专家就来说说。
误区1.使用制氧机会引起氧中毒
什么是氧中毒:当吸入高浓度、高流量、高分压的氧超过一定时限,氧自由基的产生大于清除时,过多的氧自由基可能造成机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通常把这种损害称为氧中毒。
如在2个大气压下连续吸氧2小时以上,会出现氧中毒。但常压下如果用密闭式呼吸面罩吸100%纯氧,只要在24小时内暂停吸氧4次,每次15-20分钟,就不会发生氧中毒。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鼻塞式吸氧管吸氧,流量为2-3升/分钟。如用鼻管供以纯氧,每分钟氧流量提高一升,肺内的有效氧浓度才可提高4个百分点,则当你每分钟吸3升氧气时,你肺内的有效氧浓度为21%+4%×3=33%,符合肺泡中气体交换的最佳浓度。
通常常压状态下鼻导管吸氧(吸入的氧浓度约35%)连续吸15天左右、高压氧连续吸8小时左右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在家实际应用时不可能连续吸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家庭保健吸氧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
误区2.只有病人才需要吸氧
很多人对制氧机的印象就是,电视剧里病人病得很重了,浑身插满了管子,才会使用到制氧机,认为普通人没必要吸氧。但其实不然,制氧机氧疗是医学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
定期吸氧如同我们摄取营养一样可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能力,清洁呼吸系统,改善内脏功能。定期吸氧可非常有效地改善亚健康状态,每天吸氧半小时左右,两三天后则可明显改善失眠、倍感疲劳等现象。自然呼吸是天赋人权,但定期吸氧却能“巧夺天工”。
误区3.使用制氧机会有依赖性
医学上所说的依赖性是专门针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而言,特别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更容易产生依赖。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方面:所谓精神依赖是指患者对该成瘾药物的变态渴求,以其获得服药后的变态快感。所谓躯体依赖是指患者反复服用某种药物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某种病理生理改变,以致需要该种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求避免因停药而产生的特殊戒断症状。
保健吸氧或氧疗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其理由如下:第一氧不是药物;第二氧是人体有生以来需要长期不断从空气中摄取的气体;第三吸氧所治疗或缓解的是缺氧症状,并不带来什么特殊的快感;第四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吸氧终身治愈,停止吸氧后又出现的以前症状实际上还是缺氧表现,并非戒断症状。总之,吸氧不会产生依赖性。
人的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一生中一直在不停地摄入氧气,合理补氧的作用是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人体的缺氧状况,恢复和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进行氧的人停止补氧,不会出现任何的“戒断综合征”,身体也不会产生不适感。但一些原来因补氧而得到缓解或改善的缺氧症状因停止补氧而出现反复却是可能的,这只说明您的身体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缺氧,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坚持日常氧或家庭氧疗是极其必要的。
误区4.吃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吃药确实是治疗病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氧气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能源,如同食物和水一样,是人体健康最根本的要素。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人体内长时间缺氧,如高考学生(氧需求量增加)、孕妇(氧需求量增加)、老年人(血管变窄或心肺功能降低等)、心脏病或肺气肿患者。他们长时间的缺氧,会造成体质变差,如头痛、失眠、抵抗力差等,这些情况服用药品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吸氧是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唐山制氧机专家总结:
1.正常的使用制氧机是不会引起氧中毒的
2.制氧机不仅可以用来配合治病,也可以用来日常保健
3.使用制氧机不会有依赖性
4.吃药能治疗很多病,但是氧疗也不可或缺
5.我们在使用制氧机氧疗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吸氧知识